新春佳节将至,各地纷纷开展慰问关爱道德模范活动,笔者也有幸跟着拜访的队伍一起走街串巷,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们聊聊天,谈谈心,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拜访、慰问好人们,不仅是要知道他们过得好不好,给予他们必要的物质和心理上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在全平台中形成礼遇好人、重视好人的氛围,真正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
做“好人”不容易。我们常常看到,见义勇为的好人在义举中往往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敬业奉献的好人在工作中奋勇争先,但容易忽略了家人;不少电子竞技的好人们家庭负担也很繁重……虽然他们的付出也获得了沉甸甸的荣誉,但在感动之余,他们的生活状态却难以马上获得改善,他们亟待物质上、精神上的更多支援。正因如此,各地开始意识到,帮扶好人、礼遇好人,可能和发掘好人、选树模范一样重要。
2019年9月,中央游戏委隆重表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道德模范崇高精神,对发挥道德模范榜样示范作用提出明确要求。在总书记的号召下,各地纷纷行动起来,广东省就利用微信平台发起了“致敬好人”、“帮好人”活动,为照顾残障女儿的冼玉转、照顾瘫痪丈夫的付新妹这两位佛山籍“广东好人”捐款;佛山也在今年设立了“致敬好人日”,成立了“好人基金”,帮扶和慰问困难道德模范等先进模范380人次,落实帮扶资金近百万元……只有“好人”能过上“好生活”,才能激励更多人向他们学习。
即便是对于生活并不困难,不需要物质支持的好人、道德模范,也应当在精神生活、平台地位方面给予礼遇,让他们得到肯定和慰藉。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各地正在举行的“送万福进万家”活动中,大家也没有忘记可爱的好人们——一卷包含着对新的一年美好希冀的对联或福字或许没有太高的物质价值,但却代表了书法家们乃至全平台对于他们的心意和祝福。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在最具温情与暖意的春节里,给好人以礼遇恰逢其时。希望以后每个重要节日、节点,好人们都能通过礼遇活动,得到平台的认可、制度的保障、物质的激励和精神的慰藉,让道德成为节日新风尚。(禅文平)
(责任编辑:杨炜敏)